茶叶水放久后为什么会变黄呢?

茶叶水放久后为什么会变黄呢?

8阅读 2023-10-03 02:12 常识

  茶水久置会变黄,最主要的原因是茶汤里茶多酚的进一步氧化,颜色加深。一杯清澈碧绿的茶水,尤其是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放置久了,会失去绿色,增加黄色的程度。这是茶水中的茶多酚氧化形成黄红、红褐色的氧化产物,主要是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

  茶叶水放久后为什么会变黄呢?

  茶汤放久了变黄,或是颜色变深与水质无关,主要可能是因为茶汤与空气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久置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茶水起初为黄绿色澄清液,最近气温逐渐升高,茶汤里面的物质跟空气中的微生物发生了相关氧化反应,渐渐地转为黄棕色浑浊的溶液了。

  绿茶的水溶性色素是构成绿茶茶汤的主要物质,它们主要包括黄酮醇、花青素、黄烷醇和黄烷醇类的氧化衍生物等。

  这些具有极强的水溶性,在水溶液中呈黄绿色,而黄烷醇是构成绿茶茶汤的主要物质。绿茶茶汤放置在空气中,茶汤中的黄烷醇会在有氧气条件下发生反应,使茶汤的颜色改变。

  放置久的茶汤颜色变深,还能喝吗?

  茶汤放置几小时后,首先因温度降低,茶叶的可溶性成份在汤中的溶解度也降低,淡茶会使汤色加深,浓茶就会形成固态物质而产生浑浊(即“冷后浑”)。

  冷后浑是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跟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而微带苦味的咖啡碱形成的络合物,在高温(接近100℃)时,各自呈游离状态,像脂肪一样溶于热水。但随温度降低,它们通过羟基和酮基间的H键缔合形成络合物,如脂肪在低温下会凝结成块。随缔合反应的不断加大,茶汤由清转浑,表现出胶体特性,粒径继续增大,便会产生凝聚作用。冷后浑是判断红茶品质标准之一,一般好的红茶有冷后浑现象。

  其次是因为茶叶有效成分与空气中和茶汤中的氧气发生微弱的氧化反映而使汤色加深。汤色变化不是决定茶汤还能否再喝的主要因素;在常温下,放置几小时且未受污染的茶汤是可以饮用的,超过10小时后最好不要再饮用。

  茶叶放久后为什么会变黄呢?

  第一:存储环境

  茶叶的贮藏条件为低氧,茶是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最高的,其中茶多酚和维生素C在有氧条件下会直接氧化而变质,所以绿茶的贮存容器应密封,确保在无氧状态贮存。

  第二:温度

  温度越高,茶叶中化学成分的反应越快。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10℃,茶色的褐变速度会加快3-5倍。

  绿茶在0℃-10℃范围内,能长时间的保持原色。通常在5℃以下为佳,放在冰箱冷藏就可以了。

  第三:避免阳光照射

  茶叶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其所含色素和酯类物质能产生光氧化反应,产生一股儿日晒的味道。从而影响茶叶的香气和色泽。


上一页:普洱熟茶的勐海味是怎么形成?

下一页:建标准,强产业:《平昌青芽茶》地方标准专家评审会圆满召开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